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06章 岐仁堂血崩奇案:一场暴雨引发的脾胃救赎

第106章 岐仁堂血崩奇案:一场暴雨引发的脾胃救赎(1 / 2)

一、暴雨夜的血色急症

戌时三刻,霓虹在雨幕中碎成光斑。岐仁堂的老字号匾额被雨水洗得发亮,"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楹联下,药僮小梧正踮脚收晾着紫苏叶。忽听街角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混着暗红,在光晕里划出妖冶的弧线。

"大夫!求您开门!"叩门声急如鼓点,惊飞了檐下避雨的燕子。

正在整理《脾胃论》抄本的岐明修抬眼,见铜盆大的油纸伞下,露出半张苍白如纸的脸。女子约莫三十岁,鸦青色鬓角凝着冷汗,月白襦裙下摆已被血水浸透,在门槛处洇开暗红的花。

"沈先生?"岐明修认出扶着病人的青年,去年这人曾因肝郁来诊,"快扶夫人到里间暖阁,先取生姜三片、红枣五枚煮水。"

暖阁里,鎏金炭炉烘着湘妃竹席。女子脱了湿衣,裹着岐夫人刚送来的棉毯,指尖仍透着青白。岐明修拧干热毛巾为她敷手,触到腕间脉息时微微一怔——脉虽细弱却井然和缓,不似寻常血崩的洪大滑数。

"从昨日起,经血突然如注?"岐明修铺开绢布,取出牛角刮痧板轻拭酒精。

"不瞒岐大夫,"沈明远攥紧汗湿的袖口,"其实半月前已有漏下,只是量少。去了趟仁济堂,大夫说是血热,开了凉血的方子......"他从袖中掏出皱巴巴的药方,"谁知喝了两剂,昨夜突然崩漏不止,换了三个大夫都是清热止血,越治越凶。"

岐明修接过药方,四物汤加黄芩、黄柏、丹皮的字迹刺目。他转身从博古架取下《黄帝内经·太素》,指尖划过"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批注:"沈太太平时是否久坐少动?晨起常觉四肢乏力,饭后腹胀?"

女子轻轻点头:"近来总觉胃脘堵得慌,连绣绷都拿不动......"

"可贪凉饮冷?"

"上月贪食了几回冰酪......"她声音渐低,"明远总说我体寒,不让多吃,可这梅雨季实在闷热......"

岐明修掀开她的下眼睑,淡白如纸的黏膜让他暗自摇头。小梧端来姜枣茶,他示意女子先喝半盏,才缓缓开口:"《脾胃论》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夫人素体脾虚,又逢长夏湿盛困脾,脾气虚则统摄无权,血遂下溢。前医不察,误用苦寒,反伤中焦阳气,正如《金匮要略》所言'火气虽微,内攻有力',此乃误治之弊啊。"

沈明远闻言惊起:"可她掌心总热,夜里还盗汗......"

"此乃虚阳浮越之象。"岐明修取过脉枕,"脾虚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