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39章 火神妙手化症瘕,坎离既济复真常

第139章 火神妙手化症瘕,坎离既济复真常(1 / 2)

楔子:云州暮春的一缕药香

暮春时节,云州市老城区的梧桐絮正随着暖风轻扬。青石板路尽头,那座挂着"岐仁堂"金字匾额的四合院,总飘出一股独特的药香——是附子与干姜煨出的辛温,混着砂仁蔻仁的清芳,再裹着丝丝草木的甘润。此刻,堂内雕花梨木诊桌前,岐伯年正捻着三指,为对面坐着的中年男子细细切脉。

男子名叫王建国,来自千里之外的平阳城(临汾古称),眼下眉头紧锁,掌心沁着薄汗。他面前的青瓷茶盏里,岐伯年特意为他沏的桂圆红枣茶已凉透,却一口未动。

"岐大夫,我这病......"王建国喉结滚动,声音带着西北汉子特有的沙哑,"在当地瞧了多少回,都说要动刀子,可我这心里总犯怵。听老家人说,您这儿专瞧疑难杂症,尤其对'下元虚衰'的病有法子,我就揣着最后一点念想来了。"

他没说"膀胱癌"三个字,只觉得那西医的病名像块冰,堵在胸口难受。但岐伯年何等敏锐,早从他晦暗的面色、浮肿的眼睑,以及那股掩不住的倦意里,瞧出了几分端倪。

"王老哥别急,"岐伯年收回手,指腹尚带着脉象的余温——沉细如丝,尺部尤其虚浮,"先说说症状。尿中带血是从啥时候开始的?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紫?解溲时可有涩痛感?"

王建国精神一振,仿佛遇到了知音:"唉,不瞒您说,快半年了!起初是尿里带点血丝,想着是上火,没在意。后来颜色越来越深,像洗肉水,有时候还夹着些指甲盖大的瘀块。要说疼,倒不是火辣辣的,就是小肚子老是坠胀,跟揣了块石头似的,腰也酸得厉害,夜里起夜三四回,白天却总觉得尿不干净......"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最要命的是,人越来越虚,吃啥都不香,走几步路就喘。当地大夫让做那个......镜子检查,说膀胱里长了'东西',得切。可我寻思着,这刀子一动,元气不就散了吗?正好有个远房亲戚在成都,说见过火神派的卢老先生瞧过类似的病,也是从肾上治起,不用动刀,我就......"

第一章:坎中真火照幽寒,膀胱气化本在肾

岐伯年静静听着,目光落在王建国伸出的舌头上——舌质淡胖,水滑无苔,根部隐隐有瘀点,正是典型的"阳虚湿瘀"之象。他指尖轻叩桌面,沉吟道:"王老哥,您这病啊,按《黄帝内经》的说法,叫'溲血'、'症积'。病位虽在膀胱,根子却在肾。您可知'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如同津液的州都之官,气化水液全靠肾中那点真火蒸腾。如今您肾中坎阳不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