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后代。
这个灾年,还真好啊!
杨家主忽然想到什么,道:“对了,周家主,咱们破坏的官道……”
周家主脸色微微一沉,道:“老夫可不知道官道发生了什么事。”
“是,是。”杨家主连忙道:“我听说有离明司的人在查,不会……”
周家主淡淡道:“放心,绝不会查到我们头上。”
他背负双手,抬头望着窗外的沉沉夜色,说道:
“老夫听说扬州有些地方的农田未被洪水毁坏?趁着稻苗未曾成熟,去派些人,以高出市场价三倍的价钱,把青苗都收购了!”
“如此,我们的粮食还能卖得更久,卖得更贵。”
吴家主眼睛一亮:“好,我这便去做。”
青苗便是没成熟的稻苗。
那些农民又懂得什么?只要出一个高出三倍的价格,他们就会高兴的卖掉青苗。
如此一来,粮食就完全掌握在他们这些大粮商手上,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也许百姓没有那么多银两来买粮,但待到饿殍遍野之时,朝廷一定不敢坐视不理,只能出钱跟他们买。
这个灾年,真好啊!吴家主望着窗外夜色,也发出了笑声。
……
“江巡按,你,你便不怕朝廷降罪吗?”
悦春楼中,曾虎山瞪大了铜铃般的眼睛,额头上青筋凸起。
他原以为江寒是要让粮商疯狂,待民怨沸腾,就杀商放粮。
没想到是想分一杯羹,跟粮商同流合污!
有了这个巡按使大人的允许,再加上满城张贴的告示,粮价只会涨得更疯狂,因为粮商不必再担忧朝廷找麻烦。
到时候民怨四起,扬州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就足够淹死他们了。
曾虎山红了眼睛:“江大人,你可知道,你这般做,会有多少百姓买不起粮食,会有多少人饿死街头吗?”
江寒仍是淡定的喝着酒,缓缓道:“曾大人,本官做什么事,还用不着你来指点吧?你只要听便是了。”
曾虎山大声道:“大人莫要自误,若这么做,扬州府外必定要出现饿殍,到时民怨沸腾,你便不怕朝廷降罪吗?朝廷让你来平息粮价,你怎敢这么做?”
江寒看着曾虎山,轻笑道:“曾大人,我这就是在平息粮价啊!”
“你且看着吧!十五天内,粮价必降。”
允许粮商涨价,索要贿赂,官商勾结,这也叫平息粮价?十五天内粮价必降?这话骗得了谁?
曾虎山怒极反笑,道:“江大人,此事,我会如实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