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劳烦孔先生在这寒秋里,为在场学子们的诗词进行评点了。”
孔云海道:“老朽自幼打磨一身好筋骨,一点秋风,何足挂齿?”
弘贞皇帝笑了笑,便看向了在场的众多学子,沉吟了数息,缓缓道:“世道浮沉,常有物是人非之变,令人深叹往昔之不同。唯有一片中秋月恒古不变。
我辈与古人共赏此月,后人又与我辈共赏此月,今年之月,又岂是明年之月?总让人感伤不已。”
众人静静的听着,知道接下来皇上便会公布这次文会的题目了。
弘贞皇帝道:“中秋月,有团聚之意,有思乡之情,亦有离别之情。今朝,当登高望月而作诗词,便以‘中秋’为题,作一首诗词,诸君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孔大儒,崔大儒,翰林院学士万俊,礼部张云楼等人作为本次文会的评判!须得公平公正。”
皇帝声音落下,在场的众人都是精神一振,这场文会的题目很广阔,可以写团聚,能写思乡,也能写离别,体裁也不限……
但正因如此,却更增加了难度。
因为能写的太多,反而让人一下子不知道该写什么好。
但人群当中,有些文人却是昂起了头,心中大喜过望。
比如孔云海身边的孔锦。
为了这场文会,他早就准备了许多关于中秋的诗词,由大儒斧正,为的就是能够派上用场。
不仅如此,老师孔云海还专门作了一首中秋词给他,那首词,堪称千古无二的中秋词!
孔锦唯一担心的便是对不上题目,而如今看来,却绝无此忧。
再加上江寒有示弱之意,证明他今晚状态一般,未必能写出什么好诗词,那么这场文会的魁首非他莫属。
文人的面前都放上了笔墨官砚,许多人已经提笔开始构思。
“江兄,开始了。”李秋水看着江寒说了一句,在场都是天才,他现在迫切想看到江寒是如何蹂躏这些天才的!
就像当初蹂躏自己一样!
他现在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江寒能作出一些令人惊讶的诗词。
而此时,大儒孔芳此刻却将目光望向一人,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便有一人大步踏出,大声道:“陛下!学生孔驹,我有一事,不得不禀!”
此人的声音顿时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一看,却是孔家的一名读书人。
弘贞皇帝神情平静,淡淡道:“何事?”
那人道:“读书人,当德才兼备,然而在场之中,却有人欺世盗名,窃据他人诗词,这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