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工人、货车司机、外卖员等等。”
“我同意。”张云峰点头。
“我们的目标是解决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而不是全民发福利。
高收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比如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他们暂时不在这个政策的覆盖范围内。”
“那么,机器人的定价怎么定?完全免费发放不现实,但价格太高,目标人群又买不起。”
“我觉得应该只高出成本价三成出售,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
公民只需要支付一笔很小的首付,就能拥有一台机器人。
后续的贷款,可以用机器人工作的薪水来偿还。”
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如何防止有人钻空子,囤积机器人?”
“这还不好解决吗?肯定是实名制购买,一人一机,与身份证终身绑定。机器人产生的收入,直接打入个人绑定的银行账户,由国家银行系统进行监管。”
“企业的用工成本会大大降低,他们支付的薪水标准该如何制定?总不能让企业无限压榨吧。”
“我认为还是按照目前的工资发放,后续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出,然后又被一一解答。
于是整场会议持续了三天。
最终,一份厚达数百页,名为《关于推进智能化劳动力转型计划》的红头文件,正式出炉。
消息发布的当天,整个炎黄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随后又瞬间沸腾。
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用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播报了这项政策的核心内容。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保障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经国家最高领导群体研究决定,
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一人一机》劳动替代计划。”
“首批试点将面向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体力劳动从业者。
符合条件的公民,可申请以补贴价格购买一台智能工作机器人,并享有国家提供的长期无息贷款支持。”
“公民将作为机器人所有者,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所获薪酬将直接发放至公民个人账户上。”
这消息一出,网络瞬间爆炸。
“我没看错吧?国家和企业发机器代替我打工?我躺着收钱?”
“楼上的别做梦了,要买的!不过价格还算合理,而且还有无息贷款,这跟白送也差不多了!”
“卧槽!我爸是干了三十年的老钳工,上个月还在愁工厂要上自动化,他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