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综影视:我栖春山 > 番外 汉武故事(35)

番外 汉武故事(35)(1 / 2)

【延嘉二年,武帝和郦皇后改革选官制度,开始实施察举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延嘉十七年,改进察举制度,引入考试机制;延嘉二十年,正式以科举选拔制度替代察举制度。

短短十余年,汉中央的选官制度变化多次,是因为武帝和郦皇后不清楚前路、在尝试什么方式更好吗?

并不是。

从一开始,郦皇后和武帝想要推行的选官制度就是科举制,察举制不过是一个暂且安抚大贵族、为民间英才争取成长时间的过渡。

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期,最顶尖的信息和知识都是被垄断的。

尤其是汉初,能读书习字的最差也是寒门子弟,更甚者,许多学子想要读书,都要向高门大族借,而代价,则是入他们门下。

直到郦皇后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才得以大规模印书、让知识向下传递,使得真正的平民百姓也拥有购买书籍、学习知识、改换门庭的机会。

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察举制的弊端在于选人权在地方长官手中如果,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那就可能营私舞弊、朋比结党,不过它真正实行的时间太短了,这些问题都还没暴露出来。]

[察举制选出来的人很多都是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势力的,但科举制实行的初期,选出来的人一大半也是出身大家的,这还是在郦姐和猪猪给了十几年的准备时间的基础上,如果一开始就是科举制……那跟察举制差不多]

[科举制之所以好,是因为它给底下的平民百姓打开了上升渠道,你别管这口子是大是小,最起码开了,努努力还能扩大!]

[寒门哪有这么容易出贵子?]

[楼上,寒门也不是普通人家,咱们这样的,在那时候统称流氓(微笑.jpg]

[别说刚刚打破知识垄断的延嘉年间了,就说现在,高知家庭的孩子从小接触到的资源也不是寻常仁人家能比的!]

[已经不错了!人家几代的积累,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让人超越的?]

[科举制发展到后面,照样以座师为核心结党,哪朝哪代都一样。]

[郦姐和猪猪想要的,是唯才是举,是人才和阶级流动,只要保证了这个目标,其他的在边缘反复横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