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乾清宫中,康熙爷因为今日没上朝且宿醉的缘故没能起得来,寿康宫中等着的各位却是一大清早地起来梳妆,然后到寿康宫汇合,扎扎实实地枯坐着等了一个多时辰。
纵然各位娘娘入宫几十年,都早已练就了一副善于聊天的麻溜嘴皮子,但实话实说,就问谁能一口气不停地聊一个多时辰?
老太后作为长辈,自然不用一早就来等着,只需要等到奴才回禀说太子和太子妃快要到了,再出来坐着就可以,但她们不行啊!
不开玩笑,那是口水也说干了、力气也说没了、话题也说尽了,一个个端着僵硬的笑脸两眼无神,就想着能早点散了各回各宫。
下马威!这一定是下马威!
好一个太子!好一个富察氏!大婚头一天,她们还没怎么着呢,这二位的下马威就到了!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等知韫和胤礽到的时候,就见寿康宫正堂明明坐满了人,但却安静的可怕,只有太后她老人家坐在上首,笑得神秘至极。
“孙儿(孙媳)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万福金安。”
“快起来,坐哀家跟前来。”
见夫妻俩相携而来,太后立时笑容满面,一手牵着一个,乐呵呵的。
“好孩子,如今可算是圆满了,往后,可要和睦相处,知道吗?”
一路过来,也有些口渴。胤礽试了试茶温,觉得正好,才端给知韫,而后笑道,“皇玛嬷放心,孙儿好不容易才娶了心上人回家,哪里舍得叫她不高兴?”
太后一顿,又继续笑得和蔼,“哀家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对这个啥话都往外撂的孙子眼不见为净,太后转头看向知韫,拍了拍她的手,神色和蔼。
“从前宫中没有皇后,凤印便在哀家手里搁着,如今既有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这凤印和宫权也合该交到你手中了,也不必着急,只慢慢学着就是。”
她一偏头,便有嬷嬷捧了凤印上前。
其实原本按礼部的流程,知韫应该先为太子嫡福晋,然后择吉日册封太子妃。既是表示郑重,也算有个观察时间。
——万一不行,也不耽误另立太子妃。
只是康熙爷嫌麻烦,直接省了这个流程,赐婚的圣旨就是册太子妃的圣旨。
不过也是,婚事都定了这么多年了,真要是不合适还能等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