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就被自家母后三不五时地突击测验的太子殿下表示,真让他母后放开手,考中的进士中起码得去掉一半。
是真难啊!
什么历史、汇算、治民,以及各郡县的地理、人文、风俗等等,凡是能想到的,都能被他母后团吧团吧塞到一道题里面,问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反正他们大汉的科举中,一等的录取率简直感人,能上榜的都是狠人,主政一方那是轻轻松松,至于二等、三等……还行,有点水平,先储备着吧,等哪里有空缺了再说。
“这策论妙啊!”
李二陛下细细思索几息,而后抚掌赞叹,“竟是以我大唐立国之初的大背景设题,着实有意思,回头叫辅机和克明玄龄他们研究一番,咱们也这样出一份考题来。”
他兴致勃勃,“假使其后科举皆如此命题,并严格按郦后心中之标准判分,宋之冗官困境倒能消减几分。”
毕竟,考都考不上,怎么冗?
最起码,也得等苦心钻研、适应、并根据郦后的喜好培养出一批实干人才之后,方才能提高科举录取率。
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人才,甭管是谁都不嫌少,多多益善啊!
只要往好了内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