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对黄家的表现还是颇为满意的。
黄玲父亲说道,“你们可都要想好了,这不是什么小事,现在答应了,以后可不能因为这个事情有什么意见。”
黄家老二拍着胸脯说,“都说大丈夫一言既出,什么什么都难追,反正我是不会后悔的。”
边说,黄家老二还在不停的挠头。
黄家老大拍了一下黄家老二的脑袋,“看你,连句话都说不明白,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黄家老二直撇嘴,“你知道就知道呗,有什么了不起,你要是再拍我脑袋,我可是要打你屁股了啊。”
而黄家老大的媳妇心中却是暗喜,当初嫁给黄家老大,她还有些不乐意,毕竟如果不是因为自家缺少粮食,也不会嫁给黄家。
可现在她可是感激自己的爹娘了。以后她就有可能是城里人了。
黄玲父亲说,“既然你们兄弟两个都认同,那这个工作也不能随便就给了老大,以后老大每个月都要给家里面寄五块钱,就用来给你弟弟娶媳妇,你们有没有意见。”
黄家老大的媳妇自然是没意见,点头说道,“我们都听爹的。”
苏建军之所以没有一次给好几个名额,那也是明白,这事情不能太扎眼,不然的话容易引起嫉妒,所以才只给了一个名额。
以后有机会的话就慢慢弄。
再说了,如果朱家的人都进城了那也不好,到时候人多,嘴也多,如果话说多了容易出乱子。
至于让黄家老大进轧钢厂,一来是苏建军不能总在黄玲那边,而黄玲那边也需要一个人照顾。
二来就是这样一来自己在轧钢厂就又多了一个耳目。
等到一家人都把事情商量好,中午在黄家村吃完了饭,就拉着黄玲和黄家老大回了四九城,至于黄家老大的媳妇则是在家里面收拾东西,等着朱家老大回来开介绍信的时候,到时候一起进城。
在村口,黄玲一家子一直在汽车的影子消失不见之后才回到了村里。
在回家的路上,有很多村民都在和黄玲一家人打招呼。
“黄家真是好福气啊,黄家闺女在城里都有了工作了,以后只要享福就行了。”
“可不是,黄家一直以来都好命啊。”
……
黄玲的父亲和这些人也一一的打招呼,心里想着,你们要是知道了我们黄家出了两个工人,还不是要把你们羡慕死。
黄家老大的媳妇回家饭都没吃,就跑到隔壁村的娘家去报喜了。
下午五点左右,车子停在了小院的门口。
黄家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