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所有,不再分在个人名下,村里采用计分制度,参加劳动记工分分粮食,不参加劳动不记工分没有粮食......”
院里好几家人的脸色变得不好看了,
其中就包括贾张氏,
没等李长青宣读完文件,贾张氏就急吼吼的问道,
“那我在村里的地就没了?以后不给粮食,那我吃什么?”
李长青看看贾张氏,
“贾张氏,你这种情况文件上也有说明,你可以回村参加劳动,不劳动肯定不会分粮食,如果继续留在城里,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也太不合理了,我不同意,凭什么收回我的地。”
贾张氏不干了,嚷嚷起来,
李长青心里好笑,
之前你不干活,把地包给别人种,跟地主老财收租子一样,现在还想那么轻松肯定不可能了,
“贾张氏,这是全国选政策,你想要粮食也行,可以回村去种地,到时候肯定会分给你粮食,怎么,你想和政策对着干。”
贾张氏不敢说话了,
气呼呼的坐下,
她好不容易从村里来到城市,才不回去呢。
大会结束,
回到家秦淮茹一边给小丫头洗澡,一边心有余悸的说道:“当初要不是听长青哥你的,把户口弄到城里来,那现在我也没有定量,连带孩子们也都没有定量,要那样的话,咱家连饭都吃不饱。”
“这个家,还得是老爷们说了算。”
定量来了,
票证来了,
各家有各家的愁,
明显的是,
很多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下降,
以前主要吃二合面,偶尔吃白面,
现在变得平常吃棒子面,偶尔吃二合面。
因为粮食的事,
贾张氏又和儿媳妇闹了一通,
之前贾张氏每年都有村里送来的粮食,有这些粮食基本够她吃的了,贾东旭给的10块钱养老钱,足够她生活的很滋润,
可现在没了村里的粮食,她还没有定量,
只能买高价粮,
买粮食需要粮票她也没有,
只能去黑市买粮食,
支出陡然增高,
贾张氏找到贾东旭,想让儿子给自己出这个粮食,张秀珠不干了,站出来和贾张氏就吵了起来,
“才四十多岁就整天什么活不干,除了吃就是睡,你看院里哪个想你这样的,想要粮食,自己回村挣工分去,我家一个月给你10块钱养老钱已经够高的了,你问问谁家养老钱有10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