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费,签完字后,周建平当即付款,协议随之生效。
既然一切按协议办事,双方也免去了招待应酬,签完字付了款,周建平就从村委会告辞。
第五天上午九点多,周建平跟吴桂明和齐晓亮再次在双碑村村委会碰头,“根据你们与村民接触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村民们对这件事抱怎样的态度?”
没等支书吴桂明说话,村主任齐晓亮道:“绝大多数村民都很积极。”
“别看有些人以前也种菜,但他们愁的是销路,年头不好时,有些村民种的菜卖不出去,最后都有烂在地里的。这回你跟他们签订了收购协议,那不相当于进了保险箱一样吗?很多人看重的是这个。”吴书记道。
“根据你们估计,最终能签协议的村民,大致可以占到多大比例?”
“保守估计,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个数字对周建平的下一步决策至关重要,签约比例太低,达不到扩产目的,扩产的意义将打折扣,但是说实话,如果全体村民都签约的话,将造成一定数量的原料过剩,那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哦,那就很好,即使在元坝村,村民们也不是百分之百都愿意种菜。”
按协议支付了第二次劳务费用后,周建平让司机把他送回老家元坝村。
常玉玲正在厨房煮饭,见周建平走进院子,她老远打着招呼,“今天咋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你这话说的,这是我的家,哪天回来有问题吗?”周建平若无其事地说。
“谁说你不能回来了?我是说你才走了十来天,为啥这么快又回来了?以前不都是一两个月回家一次吗?”
“怎么,回来勤了你不高兴?”
“嘁,勤与不勤跟我有啥关系?”常玉玲白了一眼。
“怎么跟你没关系?以前你怨我回家太少,回家勤了你是不是反而不习惯了?”
“别跟我在这儿绕了,周建平,这是你的家,爱啥时候回家是你的自由,真的跟我没关系。饭好了,吃没吃午饭?没吃午饭就准备吃。”常玉玲道。
“这才几点,我上哪儿吃午饭?”
“哟,你不是总有饭局吗?今天没人约你?”常玉玲揶揄道。
“哪来的饭局呀?今天回家纯粹就是为了你的事。”周建平一本正经地说。
“为我的事,为我什么事?”玉玲严肃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肚子饿了,到饭桌上边吃边说。”
常玉玲怀着忐忑的心情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