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第427节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第427节(2 / 3)

作室,属于项目式运作。

姜文拍一部电影,朋友和工作人员就来帮忙。

电影拍完了,大家也就干别的去了。

这种工作方式适合姜文的拍戏状态,但也导致他多年来都没有稳定的合作伙伴。

沈三通看来,这跟姜文的性格和创作理念有关。

姜文其实有市场理念,但是落实到做法时,却和商业格格不入。

经常几年磨一剑,没有公司拖得起。

王中军在《鬼子来了》投过他,比投冯小刚还早,但王中军签冯小刚不签姜文。

冯小刚可以一年一部,姜文就不行。

姜文觉得这样自己变成一个拍片机器。

王中军接受采访《东方企业家》采访谈过,导演要成功,除了会拍电影,会拍好电影,还要看运气。

平台,合作者,档期和宣传,缺一不可。

放在今天,姜文毫无计划地超支,或者冒失地和体制较劲,跟不上时代。

其实就是吐槽《鬼子来了》把他坑惨了,连姜文自己也禁导五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不分上下手,也没有敬酒之类的,爱吃什么吃什么,爱喝多少喝多少。

沈三通谈到正题:“老哥,听说你最近和于冬闹得不是很愉快?”

姜文道:“哎,我害他赔钱了。”

沈三通道:“确实,赔了很是不少,《太阳》太惨了,不到两千万。”

姜文和于冬有过蜜月期,《太阳》后离了。

媒体传过一段时间的“姜于组合”,保利博纳老总于冬被视为“可能成为姜文的张伟平的人”。

姜文有想法,《太阳》上映的时候,他曾经对媒体表示:很羡慕张艺谋有张伟平这么能帮他的人。

于冬也觉得姜文是大牛,一拍即合,也想组成“姜于”组合。

说到底,姜文不是不食烟火的人。

谁又能不食烟火呢?

尤其是对比明显,王朔地位还在,但是没有了实力。

和港岛不同,冯小刚牛是牛了,但见了王朔也会说句好话。

不会从“朔爷”变成“阿朔”“朔仔”“小王”之类的。

但王朔要碰冯小刚的利益,王朔肯定不行,冯小刚能剁了王朔的爪子。

冯小刚一步一个脚印,和华谊都有反客为主的意思,何况是王朔。

《太阳》之后,没人提“姜于”,这对组合各奔东西。

当时韩三平预测《太阳》1.6亿,于冬1.2亿。

结果不到两千万。

太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