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的。
而如果走那条大路,面对的就是人为的埋伏和阴谋,那种不确定性会给这趟运送的种子带来更大的麻烦。
第二天一早,在招待所简单吃了点自己带的干粮后,何卫国就结算了房费,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驶出绿洲,进入戈壁区域不远,他找了个绝对隐蔽的地方停下,将这辆吉普车收进了空间,然后把那辆解放牌卡车取了出来。
这最后的一段路,他必须开这辆卡车过去。
不然到时候到达目的地,这车拿出来一点磨损和灰尘都没有,根本没法解释。
还好,这辆车从四九城到朔州那段都是他在开,只是中途扒火车那段没使用。
现在进入这片最终区域,必须让它留下该有的行驶痕迹。
检查车辆时,何卫国发现这卡车的仪表盘上还有个里程表。
他心里一动,这玩意儿可留不得,记录的里程数会对不上。
他毫不犹豫地下车,找了块坚硬的石头,几下就把那里程表砸坏了。
到时候就可以推说是在路上颠簸或者遇到特殊情况损坏的,应该不会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过于深究。
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何卫国驾驶着这辆沉重的卡车,彻底离开了哈密绿洲。
离开绿洲后,周围的景色迅速变得荒凉。
起初是坚硬的戈壁滩,车速还能提起来一些,但颠簸得非常剧烈,不过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颠簸,当初穿越峡东过来那段戈壁就是这种路。
随着他不断深入,遭遇的情况也开始增多。
起初是那种被称为“白毛风”的阵风,风势很大,卷起地上细小的碎石和沙砾,“噼里啪啦”地打在车身上,能见度变低,风声尖锐刺耳。
何卫国没有办法,只能降低车速,在漫天风沙中艰难地辨认方向,缓慢前行。
就这样又开了很长时间,约摸着已经到了中午。
这时,他正式进入了戈壁与沙漠的交界地带。
这里的路面开始变得松软,因为地下大多是泥沙,地面上也开始出现不少大大小小的沙丘。
卡车开始出现轻微的陷车现象,车轮偶尔会打滑空转。
何卫国不得不频繁地下车,用铁锹刨开陷住的沙子,然后垫上事先准备的木板。
这个过程对他的体力消耗非常大。
这一段路,远比何卫国想象的要艰辛很多很多,也比之前纯粹的戈壁滩那段要艰难得多。
就这么走走停停,又挣扎着前进了几个小时。
天气突然开始急剧恶化。
天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