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皇明 > 第37章 圣恩难还,定倾扶危

第37章 圣恩难还,定倾扶危(2 / 3)

与之类似的皇家敕建寺庙,还有王振修建的智化寺。

其实,以高淮的地位,不至于要混到去真觉寺养老,毕竟他是万历后期宫中数得上号的太监,又被派去辽东做矿监,油水丰足。

大可自己花点钱,在宫外购置田产,建私宅荣养,奴婢成群。

只可惜,高淮在辽东的差事没办好,甚至不能说是没办好,而是将事情办砸了。

高淮受命开矿、征税辽东。

他的爪牙廖国泰残害百姓激起民变,不仅诬陷抓捕了数十名读书人,还构陷弹劾辽东总兵马林,更克扣士兵军饷,导致前屯卫、金州、松山等地的边防驻军哗变。

此人仓皇逃回京城后,又诬告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最终酿成整个辽东地区的动乱。

他能活着养老,自然是各方走动,耗尽了积蓄,这才换得一条性命苟延残喘。

否则,似底层太监一般流落街头或返乡潦倒,在某个寒冷的冬天冻毙街头也不是不可能的。

待高淮入宫,朱由校已经是用过晚膳,从乾清宫哭灵归来了。

此刻,天穹星点密布,秋风习习,夹带着些许寒意。

朱由校打了一套五禽戏,在宫人伺候之下洗漱干净,换了一身干爽常服,这才到端本堂见到了老太监高淮。

“奴婢拜见陛下。”高淮心中惴惴不安,不知新君为何召见他。

难道是来问罪?

至于说重用他?

他垂垂老矣,便是陛下要重用,他也没有这个心力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问道:“高淮,朕今日召你,便是要询问辽东情况的。”

原来是问事。

如今的高淮只想要安度余生,面对大明皇帝的问题,他当即说道:“陛下但问,老奴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辽东经略熊廷弼今日送到朕面前的请辞表中言:‘辽民鬻妻女以纳粮,十室九空,饿殍载道。’是真是假?”

高淮沉默片刻,换做年轻的时候,他肯定不会将答案告诉皇帝的。

因为这不是皇帝喜欢听到的答案。

但是现在

无所谓了。

高淮当即说道:“确是辽东实情。老奴在辽东之时,已有这种情况出现,时至今日,辽东战事不断,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是何原因?”

高淮直言道:“主要是征税过重。“辽饷”,每亩加派9厘银,辽东农民实际税负达每亩一两二分银,普通年景亩产折银不足一两。”

也就是说,老百姓即便是拼命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