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坤宁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王宛白站在殿门口,望着朱由校远去的帝辇,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羡慕。
她抬手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低声呢喃:“你可要争气些……早日来到娘身边才好。”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如今她凭着容貌与陛下的宠爱,尚能在宫中立足,可若日后新人不断,到时她年老色衰,没有子嗣傍身,终究会落得孤寂收场。
母以子贵,这四个字,是后宫女子最坚实的依靠。
殿内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可王宛白却没了再吃的心思,只望着坤宁宫的方向,默默祈祷赵清月能平安生产,也盼着自己能早日怀上龙裔。
此刻。
坤宁宫的暖房外。
皇后张嫣穿着一身宽松的杏色宫装,五六个月的孕肚已十分明显,她一手扶着宫女的胳膊,一手轻轻护着自己的小腹,目光紧紧锁着暖房的朱红门帘,眉头拧成了浅川。
门帘内,赵清月痛苦的嚎叫声断断续续传来,每一声都像细针般扎在张嫣心上。
她微微攥紧了宫女的手,低声呢喃:
“赵姐姐一定要挺住……这可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千万要平安才好。”
她不仅是担忧赵清月的安危,更清楚这第一个龙裔对后宫、对陛下的意义。
若能顺利诞下,不仅能让陛下少些后宫之忧,更能为大明的血脉延续添上一份安稳,让朝野上下都安心。
就在张嫣心神不宁之际,宫道尽头突然传来太监高唱的传报声:
“陛下驾到~!”
声音穿透夜色,带着急促的回响。
张嫣连忙整理了一下宫装,刚要屈膝行礼,朱由校已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不必多礼!”
他一把扶住张嫣的胳膊,语气急切,连呼吸都带着粗重。
“里面怎么样了?赵贵嫔她……还好吗?”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血脉,从赵清月诊出有孕那天起,他便时常牵挂,如今临盆,更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由校握着张嫣的手,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嫣感受到自己丈夫的紧张,连忙安抚道:
“陛下莫急。臣妾早从民间选了三位品行端正、接生过百次的稳婆,太医院的医婆也守在里面,连乳母都备好了两位,都是经过仔细查验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之前说的那些生产要注意的事项,臣妾都吩咐下去了。
不许用那些‘求神符水’的偏方,暖房里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