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29章谁来过咱的奉天殿

第29章谁来过咱的奉天殿(3 / 3)

你们听听看可不可行。”

三人对视一眼,原本拘着的心这才微微放松了些。

以他们对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说话越是随意,说明心情越是不错。

“淮北洪涝,致无数流民涌入应天府。”

“苏州府修新安江,你工部又需大量徭役。”

朱元璋一如往常,迅速将问题抛出,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

而后,他便将整理成册的应对策略递给了三人。

“这是应对方案,拿去看吧。”

这册子上写的,正是朱小宝提出,又经朱元璋补全后的,关于关中和江南的一套完整应对措施。

户部侍郎傅友文赶忙上前接过,三位臣子共同阅览。

上面详细的写着有关开海给利、修筑河堤、建功德碑等一整套的治河方针。

甚至提到了流民的安置措施,修建城墙,以工代灾。

几乎每一条措施,都命中要害,并且还标明了可行性以及如何预防。

三人看完,不由得面面相觑。

大殿内沉寂片刻后,傅友文看向朱元璋,却欲言又止。

朱元璋沉声道。

“但说无妨。”

傅友文深吸一口气道。

“依臣看,建功德碑,鼓励百姓参与治河,甚至让流民参与修筑城墙和治理河沙,皆为切中要害,可取之举,但……”

傅友文顿了顿,又继续道。

“但这开海之策,恐会酿成大祸,臣觉万万不可!”

严禁开海,一直是国朝用来防止陈友谅、方国珍的势力侵扰东南的策略。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倭寇等国对大明意图不轨。

现在朱元璋突然要求开海,确实令人不安。

朱元璋眉头轻皱。

而这一闪而过的微弱变换,还是被吏部尚书詹徽给捕捉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