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皆是一怔。
二人心中早有预感,内阁辅臣兼掌部堂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没料到变动来得这般快,一时都屏息静待下文。
“刑部掌刑狱、吏部掌铨选,皆是大明中枢要司,尚书之位断不可虚悬,只是内阁本就事繁,诸位阁老分身乏术,实在难再全身心兼顾部堂庶务。”
朱小宝话锋一转,朗声道。
“孤意提拔刑部左侍郎夏恕,接替杨阁老执掌刑部;吏部左侍郎杜泽,接任詹阁老的吏部尚书之职。”
“如此分工专一,或能让诸事更顺,诸位以为如何?”
此事牵涉杨靖与詹徽二人,他们纵有万般不愿,也不好亲自出面置喙。
毕竟是皇太孙亲定的人事调整,当众反驳未免失了分寸。
其余衙门的部堂高官们则心里都有数。
早在太孙监国时,他们便料到他会在太祖爷驾前,逐步梳理朝堂人事。
何况前不久都察院刚经历了一轮调整,眼下谁也不愿在这当口逆着太孙的心意行事。
众人齐齐躬身抱拳。
“臣等谨遵太孙殿下旨意。”
朱小宝微微颔首,补充道。
“当然,夏恕与杜泽这两位新提的部堂长官,能否真正胜任,还需在任上观察一段时日。”
他目光一凛,语气郑重起来。
“前些日子孤便说过,孤要的大明朝廷,是能为百姓办实事、为江山谋实绩的人,而非只会逢迎拍马、空占其位之辈。”
“这两位尚书既是孤力主提拔的,若日后证明他们能力不济、难当重任,孤也绝不会徇私,定会另选贤能接替。”
“此事便这么定了,吏部尽快将人事变动造册入档,报备中枢。”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应诺,话音里满是不敢有丝毫违逆的恭谨。
三月初的这场小朝会,便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落下了帷幕。
时至正午,内阁与六部的部堂高官们陆续躬身告退,谨身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朱小宝转身往东宫而去。
远远便见老爷子正躺在廊下的摇椅上,眯着眼静静望着庭院里被春雨打湿的花木,神情闲适。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抬眼望见朱小宝,当即眯起眼笑了,招手道。
“大孙,快过来。”
朱小宝快步上前,笑着打趣。
“皇爷爷倒是会享清闲。”
老爷子乐呵一笑,拍了拍摇椅扶手。
“咱眼下又没什么急务,不清闲着还能干嘛?”
他顿了顿,忽然沉下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