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一身白衣的儒生,默默的走到了姜望身边。
姜望轻轻一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儒生。
此人一席白衣,长得唇红齿白的,身材有些消瘦却让人有一种呵护欲
嗯,妥妥的小白脸模样。
“小子很懂嘛,你叫什么。”
白衣儒生微微一礼,回答道。
“在下李相夷,师从李易安大儒。”
姜望收起轻浮的神情,也是回了一礼。
李易安大儒算是少数他觉得还不错的大儒了。
门外的人影迈进殿内,灯光终于让女帝看清来人的面貌。
啊
她惊得用手捂住自己的红唇,瞳孔都在颤抖。
进门的是三名身经百战的老兵。
为何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百战老兵?
因为他们身上满是伤口。
刀伤、箭伤、火烧、淤青、甚至有人拖着条三米长的肠子。
没错,因为他们都是死人。
百战而死的老兵竟然站在了闻道宫内,站在了科举考场上!
而他们身后,已经被清空的广场上。
整齐而又无声的站着八百名死去的战士。
整个大殿内,回荡着粗重的喘息声。
左相淡定的站在女帝的斜前方,出生安抚道。
“陛下不要担心,只是诗词的异象而已,稍后便会消散的。”
“臣在这可以护您周全。”
女帝惊魂未定的点了点头,整理好倾斜的凤冠。
咔
三名进殿的老兵,齐刷刷的跪下。
他们低下曾经高傲的头颅,用空洞的眼睛目视着女帝,沙哑的嘶吼道。
“陛下”
“何时伐?”
随着三人的一声嘶吼,殿门外也是齐声吼道。
“陛下,何时伐?”
女帝有些没理解,困惑的看向左相。
左相躬身为其解释道。
“姜望的诗中写了北境军士们的郁郁不得志。”
“写了他们愿意为国捐躯,可却迟迟等不到北伐的消息。”
“他们虽然地位低下,可却十分牵挂国家的安危,每日都在等待着宫里的决断。”
“可等来的只有渐渐的衰老,日夜累积的伤痕,和越来越少的战友。”
“于是他们向神明祈祷,祈求百战不死,陛下北伐。”
“每夜挑灯品读姜帅的《姜子兵法》,渴望北伐的那一天。”
左相于是也缓缓跪下,声音沉痛的问道。
“所以他们从北境的冻土里爬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