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2月投产,是粤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在北美,蔡志明通过代理国际ip(如史努比、椰菜娃娃)及收购美国合金玩具公司,奠定了“玩具王国”基础。
巅峰时期集团整体全球员工总数逾4万人,具备从设计到生产的全链条能力。
蔡家的资产跟路宽比有差距,但两家潜在的业务往来只有电影衍生品这条线。
况且问界目前拿得出手的大ip,也就是《暮光》系列,还不值得蔡志明父子多么“卑躬屈膝”。
那这位小蔡又何至于这两个月这么上赶着来求合作呢?
原因是今年年中,北美玩具市场爆发了一起黑天鹅事件,因为巨头美泰玩具铅超标召回事件,整个行业都遭遇大动荡。
蔡志明的旭日集团也是排名前几的巨头,不算首当其冲,也算殃及池鱼。
这种落井下石的事情不需要路老板教,北美问界自然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他们要趁火打劫介入衍生品开发市场。
显而易见地,北美电影行业的盈利构成,是逐步和大幅度后端化的。
衍生品是大头,不需再多赘述。
放在之前路宽也懒得找这么多麻烦,就连六大都没有大规模涉足衍生品生产行业。
说是大公司战略选择也好,说是衍生品生产企业寡头较多也罢。
但对于问界系来说,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首先,六大没有问界在国内这么便利和低廉的用工条件,他们怎么能跟地头蛇问界比?
其次,问界系在国内手握《仙剑》、《诛仙》、《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一系列ip,在国外更是拿到漫威这座大金矿,单纯的授权费,已经不能满足路宽贪婪的胃口。
最后,国内问界院线和问界商城的发展,国外和迪士尼的结盟,借用他们的乐园项目,都为衍生品发售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特别是利润率极高的高端手办。
以北美市场为例,即便是《星球大战》这样的顶级ip,bb-8机器人的版权分成比例也只有12%左右。
但hottoys、sideshowcollectibles这类高端的玩具公司利润率最高可达40%。
这里面的利差太大!不由得人不动心。
何况是现在万事俱备,从生产到销售、宣传可以一条龙操作的情况下。
蔡家赞需要理由,路老板给他理由,不过小蔡还是有些执着。
“路总,您家大业大,可能衍生品市场只是旗下产业的一部分。”
“但我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