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电影电视剧她不一定清楚,也仅仅是因为女儿演的几部对运作过程有些了解。
但提到这种艺术编制,这位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可就门清了。
老母亲1970年就考入了江城歌舞剧院系统学习芭蕾、古典舞、民族舞及民间舞,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院,参与《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题材舞剧,担任主要角色。
在她那个年代,即便是这种市级文艺院团也已经是了不得的铁饭碗了,何况现在闺女是在人艺。
而且是任职,不是单纯做演员。
做演员的苦和熬资历,她不是没尝过。
刘晓丽有些惊喜:“我觉得很不错啊!不过还要看她自己的意见,小路再把把关。”
“这也算女承母业了。”路宽笑道:“不过人艺不比您那个年代的的歌舞团,演员出来演电影没有太多限制。”
张合平抓住机会攀谈:“其实我跟刘女士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无论是对编制也好、单位也罢是有感情的。”
“是,那会进个舞蹈团多不容易啊,我能留院还是师父鼎力支持。”刘晓丽不无感慨地回忆。
张合平笑道:“其实我觉得伊妃很适合进人艺,人艺的队伍年轻化也需要她这样的品格、立场端正的青年演员。”
“再一个,人艺的管理很人性化,哪怕是伊妃说确实是工作太忙不能来院里排戏演出,每年也只需要交几万块钱的编制保留费,这钱对你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就太不值一提了。”
“更何况我看她演张纯如女士这个角色的过程,也确实肯钻研、喜欢表演,这简直太适合在人艺发光发热,在艺术和行政上深耕了。”
刘晓丽抿嘴笑道:“好啊,呵呵,我看可以和茜茜聊聊。”
台上主持人开始报幕,三人都不再讲话,只不过各自都在考虑和消化着这一时半会的信息。
老张为了人艺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位内娱顶流拉到人艺的队伍中来。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是路宽乐见其成的。
还是回到中国电影的大盘上来看,中影和总局这样的专门机构他资源丰富,利益共担;
他自身可以获取的,觉得有意义的名头也拿得差不多了;
产业资源有问界,导演资源有泛亚电影学院。
那对于他想要融入和“深度参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的目标来看,还缺了什么?
一是更多的好演员,二是对评价体系的话语权。
这里的好演员,不是专门为问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