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颗棋子,当然也就更加感兴趣小林天望的下一步落子了。
查良镛闻言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王阳的这一番话,像一阵清风,瞬间就吹散了他心头今天一直盘旋着的迷雾。
是啊!
自己虽然入了这一天局,却也只是无关痛痒的一个马前卒罢了。
而且,虽然这一篇檄文是为了小林天望出了力,却并不真的代表了他的立场。
不管tvb和小林天望双方,谁输谁赢,和他又能有多大的关系呢?
想到这里,他脸上的凝重渐渐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一点感慨的笑意。
只能说,小林天望在这港岛当中,每一步举动,都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才会这般让他忍不住沉思探究起来。
“哈哈,阿阳,你说得对!是我钻牛角尖了。确实,这小子……当真是个商业鬼才。港岛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华人、英资、左派、右派,还有我们这些所谓清流……
他却能在其中火中取栗,步步为营,屡屡得手。这份眼光,这份手腕,这份胆魄……不得了,当真不得了!”
查良镛的眼中闪烁着这么一股异样的光芒。
这光芒里有惊讶,有赞叹,更有一丝被点燃的,那久违的创作火花。
“若非我早已封笔……真想以这小林天望为蓝本,写一部现代商战传奇。少年天才,白手起家,短短数月搅动香江风云,东洋起家,港岛登顶,力战豪门……这故事,可比武侠更跌宕,更精彩啊!”
王阳闻言也是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激动地怂恿道:“查生!这有何不可?小林生今年才将将二十岁,这经历就是活脱脱的少年英雄、商界传奇!
您写的都是历史武侠,若能以他为原型,写一部当代商战巨著,讲述资本与传媒的搏杀,豪门与新贵的较量……这必定能轰动文坛,在《明报》连载,引起的反响恐怕不会亚于《寻秦记》!绝对是大火特火啊!”
查良镛看着王阳激动的样子,却是摇头笑了笑。
他缓缓站起身,开始收拾桌上的文件。
但凡任何一名作家,遇到小林天望这般传奇的人物,都会忍不住心里痒痒的。
只不过,小林天望现在还这么年轻,若是这个时候,就以他的当前成就去写一篇小说的话,以后怎么办?
中国人讲究的是“盖棺定论”,别说金庸现在已经封笔了,就算是没封笔,他也不会轻易的以还在世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写的武侠都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