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龙椅上的女帝也觉得这种观点没什么错误。
然而,楚昊却再次冷笑,“本官不知道提升商人地位有什么不好的。”
“本官只知道,我大隋长山郡一战,直到战后,因户部财政紧张,是本官联系一部分商人紧急提供了大量现银和粮食,才暂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既然方大人如此推崇士农地位,不妨让他们想办法解决一下这些问题?”
“商人低买高卖本就是商业行为,不赚钱他们拼什么命?当老好人为人民服务吗?”
“他们是不事生产,却加强了各地经济流通,给国家带来丰富利税,这也是事实!”
“至于方大人刚才所说的商人因为商业活动而加剧了人口流动,不利于农业生产,更是大错特错!”
“商人是赚钱,但同时也担着风险,更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不是什么人都能干这一行的!”
“商人的确到处流动,没有固定居所,但这并不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战争,天灾,祸乱,才是民间人口流动的最大因素!”
“不说其他的,就说我大隋,在最近半年来,方大人可知四州之地增加了多少流民百姓吗?”
“足足六七万人之巨!”
“但他们之所以流入我大隋境内,可不是进行什么商业行为,而是因为北燕朝廷腐败无能,百姓活不下去了,听说我大隋皇帝陛下仁心仁德,爱民如子,轻傜薄赋,这才涌入我大隋境内讨生活的。”
“事实例子就摆在眼前,方大人如果不信,大可问问朝堂上诸公,又或才到街上问问那些百姓,本官可有一个字说错了!”
楚昊这番话,让龙椅上的女帝腰杆瞬间挺直许多,余良平等众大臣更是抬头挺胸,意气风发。
楚昊说的没错嘛。
北燕那么多百姓蜂涌过来,不就是因为大隋朝廷从上到下政(治)清明,活着有盼头吗?
这其中,当然也有他们这些官职不等的官员功劳在里面。
方承运有心反驳,却对楚昊这番话感到理屈词穷。
不说别的,就说他本人,之所以跑来大隋,不是同样受到大隋朝廷朝气逢勃的气氛感召而来吗?
可商人地位最低,这的确是历朝历代形成的共识,这也是事实啊~!
然而,楚昊的反驳还没有停止。
“还有,刚刚方大人把手工业者排在仕农之下,本官还是觉得不妥。”
什么?!
方承运闻言瞪大了双眼。
看楚昊这意思,似乎要把工排在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