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 第96章 致敬先烈《小河淌水1952》

第96章 致敬先烈《小河淌水1952》(4 / 8)

上那大红花,摇下车窗……”

“看远处洱海边的月下,定有妹在为我歌唱。”

……

“1951秋幕”到“1952春幕”,时间的延续,那个时代家书的叙事方式,每一个字眼都仿佛裹挟着沉重的历史感,包裹着每一位正在聆听这首歌的国人。

弹孔、疼痛、指导员的牺牲、战士们悲痛欲绝杀红了眼的模样,好多个画面仿佛随着沈铭恩的歌声完整的传递到了听众们的脑海里……

沈铭恩的歌声并不高燃,他的旋律也仍旧一如往常,可歌词里的背景故事却在不断延续,这一刻再高燃的旋律也没有歌词里的“故事性”更令人上头。

眼睛看到的,永远没有脑海里想象的来的更戳人!

也因此……

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隔壁直播间里看节目的那帮网友,亦或者是后台的歌手们、节目组的众人,全都忍不住鼻尖泛酸,有种控制不住要落泪的感觉。

……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

歌声随着情绪不断深入,说实话刚开始很多人听姚淑璃这个演唱方式还会觉得是不是有点儿……俗?

确实,民族唱法本身来说没有流行音乐受众那么广,那么受年轻人欢迎,很容易会被人觉得“俗”。

但无论谁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民族唱腔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门槛高的同时,其唱腔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像是在沈铭恩这首《小河淌水1952》里,姚淑璃这一开始被一些年轻、浮躁的观众称之为“俗气”的唱腔,在随着歌声情绪渲染进入后,你会发现真的很应景,真的很和谐,真的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啊!

大段大段的rap词虽然没有任何刻意的双押、单押,可是每一句结尾都会点题一般的点出“歌唱”的“妹”。

“妹”,是故事里主人公拼尽一切都想要守护的人。

她的歌喉,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是支撑他一路冲锋陷阵的最大动力!

而在这一刻……

“妹”的歌喉、“哥”的家书,仿佛全都具现化了一般。

那一刻……

一切,都那么的震撼,那么的深入人心。

那一刻,导播的镜头扫过每一位聆听这首歌的观众,你会发现好多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那是眼泪,是眼泪映照出的光芒。

……

“1952年冬至……”

“妹,相距一别,足有五年,你从未对我有所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