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电影教师 > 第四十七章 张然上场

第四十七章 张然上场(2 / 4)

的印象比较深。当时张然虽然输了个0:5,但张然对镜头的构思却让贾森大为震惊,非常有想法,极具创造力,只不过张然本科读的是表演,研究生才转学导演,技术太过粗糙,根本无法实现他的构思,否则输赢难料。

时隔一年,他进步了多少呢?贾森有点好奇,不过他觉得张然跟自己差得太远,这场比赛没有什么悬念,非常有风度地冲张然笑了笑。

张然也微笑着点了一下头,然后神情淡然的在选手席坐下。比别的自己未必能赢,但要是比剪辑自己一定不会输。

当初张然到北平后,在《集结号》剧组做摄影助理,有一天他发现剧组拍摄用的故事板上的一个镜头存在逻辑问题。电影开场4多钟的时候,巷战前廖凡侦查敌情,镜头给了廖凡一个正面的大特写,接下来的镜头是有人冲出掩体。给观众的感觉是廖凡看到敌人冲出掩体,遭遇战马上就要展开,这是一个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就是以电影中角色为视点的镜头,比如恐怖片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个人在森林里走,感觉到好像有人跟着自己,这时给人物一个惊恐的特写镜头,然后去拍树林,看到树丛动了一下。这两个镜头,人脸的特写镜头是客观镜头,而拍树林的镜头就是主观镜头,是从人物的视角在看。

《集结号》的那两个镜头也是这样,不过通过后面的情节,观众会发现,实际上是冲出掩体的不是敌人,而是廖凡身后的王保强,这个镜头误导了观众。

当然剪辑师为了使得画面更为流畅或者更富感染力,有时候会故意放过一些看似明显的错误。不过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对剪辑点和人物动作的精准把控,骗过观众,让观众察觉不到。

《集结号》的这个镜头太过明显,会让观众产生误判,张然觉得这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他找到冯晓钢说,你这个镜头不对,给廖凡特写的同时应该让他回头看一眼,这样王保强从掩体冲出来,逻辑才是对的。

冯晓钢当时笑着点头,年轻人不错,很有想法。张然挺高兴,被冯大导演表扬了,觉得自己可能会被重用。

没想到第二天,制片主任就来找张然,让他离开剧组,理由是不懂规矩,自以为是。至于张然说的那个镜头,冯晓钢并没有改,原封不动的放到了《集结号》中。

其实很多刚毕业的年轻导演都有类似经历,李安毕业后在剧组当副导演,在片场他经常找到导演说,这个情节不应该这样处理,下个镜头应该怎样等等。这让导演很不爽,很快把他被降格成看器材的。

影视圈很小,张然又是新人,被大导演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