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某些行业,即便是定制很贵,那也会进行定制,比如说国家这边已经开始对某些特殊兵种进行定制,准备用于未来危险地方登陆等等。
不过定制的地方不是在四海这边,而是在国家的研究室那里,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科研水准都差不多,定制之后的效果也相差不大,因此无所谓在哪里定制的。
很多类似的实验室已经开始尝试着使用人工智能来补偿无法识别脑电脑的问题,但是效果并不好,总体来说,这个行业还是很迷茫的。
不过现在却不同了,由于基因表达的完成,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基因信息来朔根求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全身医疗生物实验室脑电波开发小组中发现了某些可能的规律!
针对这些规律,结合身体其他方面的状态,竟然能够将有效的信息过滤出来,也就是说,通用型的脑电波识别有了成功的希望!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于vr游戏都快要玩腻了,虽然现在的设备更为先进,甚至还有类似于营养液悬浮游戏仓等黑科技出现(其他公司的配套),但是这仍然没有传说中的能够直接进入虚拟空间来的爽,很多人都在期盼着这种游戏的到来。
然而通用型脑电波识别没有成功,那就意味着这种想法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毕竟连识别都识别不了,怎么可能能够完成其他的研究呢?
但是现在,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了。
刚刚离开没多久的徐光亮再次回到了全身医疗生物实验室这里,这一次他没有惊动沉迷实验的竹平和,而是直接向着自己的目标点而去,进入研究小组的研究室那里,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进行测试的研发小组。
可以看出来,测试小组正在针对脑电波识别进行测试。
测试分为两组,一组是对于大脑与电脑的信息链接识别,主要是针对文字以及图像的同步识别与输出。
他观察了一阵,发现这个识别仍然不太稳定,有时候输入的是图片,结果出来的是其他的奇怪的玩意,看得出来仍然需要不断地调整。
而另一组则是对于身体运动的识别,这一组看起来就好多了,带着头盔的研发人员(没有危险的实验)正在走动,而旁边的机械装置也随着跟着走动。
而后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负责动作,可惜的是,这些动作显然超出了现在装置所识别的极限,很多动作开始变得奇形怪状的。
很快测试就停下来,研发小组一边讨论,一边开始通过灵韵的帮助查找原因。
徐光亮没有惊动他们,看了一会之后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