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九德诧异的看了杨鹤一眼,没想到杨鹤竟然如此配合他,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杨鹤既然愿意配合,那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任务就更有把握了,卢九德自然不会拒绝。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道:“根据陕西厂卫的密报,陕西四藩多多少少都做过许多违法乱纪之事。
且不说起兵造反的秦王,其余三藩之中,肃王许是地处偏远人丁单薄的关系,恶行不彰,对百姓盘剥较轻。
可庆王、韩王却是跟秦王没什么两样的一丘之貉,对百姓盘剥分外残酷,只是因为实力远比秦王弱小的缘故,这才没有举起反旗。
因此,陛下决议对韩王、庆王从重从快处理,而肃王,倘若他愿意配合朝廷的话,陛下会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待肃王同意将田地无条件转让给朝廷后,陛下将召肃王入京荣养。
至于韩王跟庆王,则没有回京荣养的机会了,陛下将以谋逆之罪处置韩庆二藩。”
“什么!谋逆?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啊!”杨鹤未曾想到崇祯居然会如此处置韩庆二藩,惊得豁然站立起来。
卢九德却淡然说道:“杨大人无需太过惊讶,韩庆二藩谋逆并非咱家栽赃陷害,陛下若是要重重处置,严格说来肃王一脉也少不得一个谋逆之罪,杨大人且看三藩勾结秦王意图谋反的罪证。”
说罢,卢九德从袖袍夹带中取出三封行囊,递给了杨鹤。
杨鹤半信半疑,接过行囊,打开一看,眉头猛地皱了起来。
半晌之后,杨鹤看完三封行囊,还是颇为顾虑的道:“这三封行囊,以本官看来,说是勾结秦王委实有些牵强,可信中又隐隐表达了同气连枝共抗朝廷之意,当真让人难以判断啊!”
卢九德却斥道:“这有什么难以判断的,咱家且问你一句,秦王起兵造反是不是事实?三藩写给秦王的信件是不是有勾结的意图?若是,朝廷治他们一个谋逆之罪有什么好说的?”
“秦王造反?”杨鹤恍然大悟道:“没错啊!秦王确实造反了,三藩也确实与秦王有所勾结,陛下若要治他们一个谋逆之罪,还当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卢九德点点头道:“杨大人明白就好,陛下只是重处韩庆二藩,放过肃王一脉,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杨鹤应道:“该怎么做还请公公尽管吩咐,本官照做便是。”
见杨鹤如此上道,卢九德不由笑道:“很简单,杨大人只需下道命令,调拨六千兵马给咱家使用,咱家先围了甘肃的肃王府,威逼肃王举证三藩与秦王互相勾结,谋逆叛乱,而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