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来捣乱了。
竹木大棚造价比较便宜,我计划每亩建3个大棚,1984年,这山上的竹木是集体所有,我建造大棚,造福的是全村人。所以,村委也没在竹木上给我设卡,我一分钱没花,魏世昌大伯领着二十个小伙从山下搬下来几千斤的竹子木头。这大棚材料上给我省了一大笔钱。
建造的另一个大的花销,在于塑料膜的购买。我还了解点行情,知道最便宜的一种是聚氯乙稀,主要包括聚氯乙烯普通膜,有效使用期4-6个月,厚度8-1毫米,幅宽有1、、3米,是使用最普遍的农用薄膜;聚氯乙烯防老化膜。有效期可以延长到8-1个月;聚氯乙烯无滴膜,可以防止膜的表面生产雾滴,防雾滴持效期4-6个月;聚氯乙烯防尘无滴膜,可以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透光性。
这四种里头,我出于成本的考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有效期可以使用1个月的防老化膜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我手里就这么两万五千块钱呢?光是买菜种就花掉了一千块大洋,我那个心疼啊。大头花销化学肥料我还没买呢,最短两个月的成菜期,我都怕这点钱不够化肥钱。要知道,土地最能吃钱了。
我精心地培育蔬菜种苗,种苗弄好了,这菜就算种好了一半。先天性的种苗,可不是后天化肥能补得过来的。蔬菜可不是人,不能通过锻炼来强壮身体。
干这门活的时候,我回到老屋的大棚,专门僻出几块地来培育种苗,一天忙到晚,几个女人看了心疼。玖嬷说让她和李玉姿来帮我。可这门活计不是一搬人能做的,我坚决要自己动手。
下了种子,就得等种子发芽了。趁这工夫,我领着卫三子去各家的承包地选择最适宜的建造大棚场所。建造塑料大棚的场地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场地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荫。在我们山区,建棚处应避开风口,坡地处建棚应在南坡。建棚处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水源问题是塑料大棚场地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塑料大棚扣棚之后无法接受自然降水,必须靠人工浇灌来补充水分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如果大棚建在离水源远的地方,水分供给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我从书上看到很多大棚蔬菜由于远离水源而遭遇失败例子,所以选址我也是亲历亲为。
这些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经过我去年一年的实践,发现选地很重要,我很庆幸老屋后头那两亩大的大棚选对了地方。我和卫三子两人一人背一袋生灰,选好一块地,就在那地上撒一把石灰,然后用笔纸做好记录,这块地有多少亩,是哪户人家的,详细的资料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