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辩解道:“我只四两,宝玉哥哥才有八两呢!”
王逸的笑容一闪而逝,“那你值八两吗?”
贾环愤怒的转过头去。
这时,晴雯悄悄递给王逸一张小纸,眼睛往抱厦瞅了瞅。
王逸好奇的打开来看,原来是几道四书题,下面还用小字写了答案。这是黛玉给他的小抄?
他朝黛玉的那扇窗户拱了拱手,又开始给贾环叔侄俩出题。
旁边李纨看的仔细,微微一笑,转身进了倒座的抱厦内。
才进去,便瞧见黛玉在窗下写字,走过去笑道:“妹妹在写什么呢?”
黛玉忙用手遮住,“大嫂子,没写什么。”
李纨打趣道:“你给逸哥儿的东西,我都瞧见了。”
黛玉脸颊羞红,小手遮也不是,撕也不是,“大嫂子,玉儿只是怕逸哥哥说不来,耽误了兰哥儿。”一定是这样的,黛玉这样说服自己。
“真的?”李纨笑盈盈的看着她,兀自说道:“逸哥儿说的话,你也听见了?以前我以为他也是纨绔一流,今儿却让我刮目相看。”
黛玉美目灿然,却犹犹豫豫的问道:“我听说逸哥哥在外头很不好?”
李纨微笑这点头:“大半是真的。只是小孩子玩闹,做不得数的。况且,舅老爷可是烈火性子,惹恼了便是一顿好打。因此,逸哥儿闯的祸多,挨的打也足够抵过了。”
黛玉低头不语。
晴雯匆匆掀了帘子进来,只顾催促道:“姑娘,你的题兰哥儿全对了,环三爷竟然也答对了两个。二爷说,还有没有?让我赶紧送过去。”
黛玉啐道:“逸哥哥自己怎么不做?”却将纸折好了递给她。
李纨笑而不语,从书架抽出两本书,也写了两个题。
一会儿外头又叫人搬了座椅书案,备了笔墨纸砚。王逸干脆改了教头做先生。
过不多久,晴雯拿了一张纸偷偷交给黛玉。
黛玉接过来一看,面写的是一句诗,“千山鸟飞绝。打一句唐诗。”
她掩嘴偷笑,又怕被李纨发现,略想了片刻,便写了两行字,还给了晴雯。
李纨以为黛玉是在出题,笑道:“兰哥儿他们毕竟初学,浅近些才好。”
黛玉点点头,写的却是:“人面不知何处去。山重水复,也打一句唐诗五言。”
于是晴雯去了又回来,趁李纨不注意塞给黛玉一个纸团儿,写着:“玉儿,你的谜太简单,谜底是‘初疑路不通’。昨儿晚做梦,想到一个好句子,黛玉倚枕忧落花,恰好又是一句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