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的,毕竟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种人谁看的上啊?
偏偏老爷说,堂弟品行如何心里知道就行了,用不着摆在脸上,两人总归是亲戚,也不求有什么照应,别出去乱说话就行。毕竟是亲戚,成事不容易在背后捣乱还不容易吗?齐氏才勉勉强强走动起来。
不过两个弟媳妇很会做人,每次姐姐长姐姐短的,有什么事也都想着她,慢慢的,齐氏倒多了几分真心,常常跟她们来往,底下的几个孩子也是,甜甜的叫着姑婆。
齐氏看着弟媳妇抱着刚出生的孙女,十分羡慕,白白嫩嫩一逗就笑,可爱极了。
二弟媳妇见状就把孩子放进她怀里,两人借着孩子说起村里的闲事。
“村头的那户人家,想走我的关系给姐夫带个话,能不能收下他家的孩子去学算学?”
齐氏早能应对这种问话:“人品怎么样?人品不好的出师后可败坏老爷的名声。”
“一个村的我还不知道?总归是人对了我才问一问,人不对的我张都不张这个嘴。”二弟媳妇说。
“那行,等过几天带去给老爷瞧瞧,合适的话选签会那天一起抽。”抽不抽的中嘛就是天意了。
二弟媳妇白得了个人情,心里高兴,越发卖力的讨好她。凭着跟姑姐的关系,她在村里人缘特别好。
齐氏跟着弟媳妇一起纳鞋垫,一起忙活到下午才回家,刚刚走进村口,就碰到熟人。
李家的孩子,好像叫李大妹?正跟他弟弟说话,一看见齐氏过来,立刻闭了嘴。
“早啊!”齐氏比他们辈分大,却先点点头问候,李大妹不情愿的点头,然后拉着弟弟走远了。
“离他家远点。”李大妹叮嘱弟弟。
李清明哭笑不得,“为什么啊?人家又没得罪我们。”
李大妹振振有词,“你没听说过?一个地方“文气”是有限的,你有了别人就没有,如果跟他们家人靠的太近,弟弟的文气岂不是被他们夺走了?”
“这都是什么胡说八道?”李清明扯了几次大姐姐,大姐姐还是那么固执,他只好点点头:
“好,我不靠近他们,这总行了?”
“这才对。大弟你马上就要去考试,万万不能靠近那家人,要不然文气就被沾走了。”李大妹格外认真。
“大姐,家里这么辛苦供我读书,二叔三叔整天愤愤不平,这次考试我一定要考中,你就放心罢。”李清明默念,他本来把握不足五成,想拖延一年考试,可是家里吵闹不休,二叔三叔一直说他多花银子,他再不考中,大房真的要被踩在脚底。哪怕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