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树林,照着远路返回,在寿康宫外寻到了正巧出来的安怡姑姑。
“县主?您还没出宫啊。”安怡姑姑行了个礼,吃惊的问。
沈若华微微一笑,“方才要出宫,瞧见了个事儿,心里不大放心,想让姑姑帮我转告娘娘。”
安姑姑严肃了起来,“县主请说。”
沈若华将方才的事完完整整告知安怡,她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最后归结为愤怒。
“县主放心,此事,奴婢定会完完整整转告给太后娘娘。”
沈若华点了点头,“如此便多谢姑姑了,我也是怕,我落了那位姑姑的面子,她会把气撒在那女子身上。”沈若华顿了顿,“我观那女子的服侍,不像是宫女,姑姑可知她是何人?”
安姑姑叹了口气,低声道:“奴婢也不好多说,只能告诉县主,她是当今陛下的八公主,单名一个卿字。”
沈若华心中了然,缓缓点了点头。
安姑姑调整了一下情绪,“奴婢来送县主出宫。”
沈若华颔首跟了上去。
寿康宫前安静了下来,不远处的树林中露出一截衣角。
那干瘦的指扶在树上,露出的眼睛盯着沈若华的背影,掠过一抹淡淡的惊艳。
……
沈若华回府后不久,公孙彧和拓跋心的婚事便在京中传开了。
两国邦交,联姻是极为常见的事,拓跋心随行使臣前来,东岳便猜到了北漠要和亲的意图,不过是和亲对象而已。
沈若华坐在桌案边,手中卷着府上的账册,心思却渐渐飘远。
前世拓跋心也是因为和亲嫁给了二皇子公孙彧,只是没过几年,她怀孕时难产香消玉殒,沈若华才不曾见过她,她对拓跋心的了解不多,但对公孙彧算得上了如指掌。
沈若华捏着账册的手缓缓缩紧,想起前世那一段记忆,她面上覆上一层冰霜。
文贵妃是个有心计有手段的女人,奈何她生的儿子,没有继承她的优点。
沈若华将账簿看完,头疼的揉了揉鼻尖,陈嬷嬷叩门而入,将一本花名册搁在桌子一角,“小姐,这是夫人和老夫人拟定的名单,您看看有无缺漏或是问题,若是没有,明日就该按着名单发请帖了。”
沈若华倾身上前,将花名册执起打开,花名册薄薄的一本,笼络了京内所有贵女公子的名单,沈若华蹙了蹙眉,“各个大人还有夫人的名单,母亲没有拟定吗?”
“都订好了,在夫人那里,小姐若是想看,奴婢现在回去取。”
“算了。”沈若华笼统的翻了翻,“就按母亲的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