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点了点里面的玉器,“你看看可是宋玉?”
这是一件玉鸠鸟,和田玉质地,玉色青白偏白。长约十三四厘米,宽约五六厘米,高度将近十厘米,鸠鸟长嘴,圆眼,尾巴微微翘起,鸟爪收起,位于腹部两侧。
雕工非常细腻,连羽毛都刻画地很清楚,很多细节也表现得很写实,栩栩如生。
玉鸠鸟腹部下方还有一个圆洞。
因为这是一件玉鸠鸟杖首。
杖首,就是手杖的头,扶手部分。在这玉鸠鸟下方的圆洞里安上一根木棍,就是一柄完整的手杖了。
若说起手杖的扶手,可谓五花八门,各种质地、各种形式。鸠首,也就是把手杖扶手做成鸠鸟的形状,在古代,是一种尊老的传统造型。
这其中还有个传说,说是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曾被项羽军队追赶,受伤腿脚不便,狼狈躲在了树后的灌木丛中。追兵到此,正欲查找,恰好一只斑鸠落在树上,自在鸣叫。追兵便觉得既然斑鸠如此放松,此树附近便不可能藏人,就此离去。刘邦脱险后,对斑鸠很是感激;称帝后,规定了鸠鸟杖首的制式,供腿脚不便的老人使用。
这个传说并不可信,也就是当做谈资。不过,至少从汉代开始,推行鸠首杖尊老是真的。
汉明帝曾经祭祀寿星,并举行宴会,招待了一批古稀老人,同时每位参与宴会的老人,宴后都赐给了酒肉粮食,还有一柄手杖,就是鸠首造型。
手杖的鸠首,以铜质和木质多见,玉质的相对少见,因为贵。不说别的,玉石自古以来就不是便宜东西,鸠首可不是小件,光这么一块玉料的成本就不低,还得加上雕工。
这一件玉鸠首,不光玉质很好,而且雕工也属上乘。余耀细细体察了一番,灵动,雅致,这种风格,应该就是宋代的。
这时候余耀才去看标牌,也明白了老者刚才为何如此问他。
拍卖行断错代了!
这件玉鸠鸟杖首,起拍价六十万,而年份则标注为清代,虽然后面还加了个(仿宋),但终究是断错代了。清代的仿古玉雕,得其写实之形容易,但是宋玉的那种骨子里的收敛,暗含的风情,清代的工匠是仿不出来的。
“老先生,你只看了拍卖图录,就知道是宋代而非清代?”余耀顾不上去想拍卖行为什么断错代,先问了老者这一点。
眼力再高,只看图片就能断代,他觉得还是不太可能。没有立体化的展现,照片拍得再细也没用;而且图片还有色差和光差。
“你看看可是宋玉?”老者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