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玩宝大师 > 第345章 图书馆员的工作笔记

第345章 图书馆员的工作笔记(2 / 3)

现了四个字:

太颠方鼎!

“涂伯,这笔记我能看看么?”余耀嘴里说出这话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当然可以!不过,这是我父亲当年的工作记录,我跳着翻过几页,很枯燥的。”涂文海随意应道,顺手先把地图放到了漆盒里。

“令尊以前在东江省立图书馆工作啊?”余耀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嗯,应该是1937年初去省图工作的吧!那年他刚满二十岁,刚开始是一名助理图书管理员,后来被调到了历史博物部······”涂文海顺嘴介绍了几句。

笔记上关于太颠方鼎最早的一条记录,根据他写的民国纪年,换成公元纪年是1937年7月27日的。当时,倭寇已经开始全面侵华,重兵三路进攻华北。不过江州在大江以南,当时并未沦陷。

此时,涂文海的父亲涂远山,已被调到历史博物部,这一天,就此和太颠方鼎产生了关联。

1937年7月27日上午,涂远山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e先生”,表达了想捐赠一件文物的想法,同时说没能联系上馆长,希望代为转达。

当时,东江省立图书馆的馆长是新到任的,老馆长病逝之后,馆长位置还还空了一个多月。

“e先生”是涂远山自己写的,他应该也不知道是谁,但余耀如何想不到衣铁寒?

涂远山问是什么文物,对方不说;让对方留个联系方式,对方却又表示不方便。于是约定时间下午再打来。

期间涂远山还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捐赠到江州?关于e先生的问答,笔记上只有四个字:交通便利。

余耀在看的时候也在揣摩。所谓“交通便利”,首先,当时倭寇势必一路南侵,太颠方鼎此时在北方,要快过倭寇过江;再者,江州毗邻大江,又不是江东的沪海、金陵这样的重点目标,根据倭寇的进程,万一兵发江州,还可利用大江之便,迅速转移。

下午的电话,是东江省立图书馆馆长连东升亲自接的。

连东升和对方通话长达半个小时,但涂远山没能在旁边听。结束通话后,连东升叫来涂远山,嘱咐一定要保密“太颠方鼎”之事,不能泄漏半点儿消息!

其实,倒是馆长先“泄漏”了——因为涂远山听了之后才知道这件文物是什么!连东升许是误以为对方已经告诉涂远山了,同时电话里也没细究确问。

这件事情,涂远山在被交待之后,中间过程并没有参与,也不知道连东升具体怎么筹划的。此事他不能对外说,但却也查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