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装备损失的补充整备。
各作战单元经重组后,已分赴指定防区驻地,展开系统性战备训练。
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正按节点稳步恢复。
甲种师团的特种独立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兵团、骑兵团、骑兵旅以及边防守备团基本成建制。
回到哈尔滨以后,唐枭发出邀请,请大帅莅临哈尔滨,参观响马哨。
5月11日,张作霖应约乘专列,从北京城来到了哈尔滨。
松花江畔的晨光刺破薄雾时,土黄色的将官服如松柏列阵般,肃立在哈尔滨站异国风情的月台之上。
吉林东部警备司令唐枭一身笔挺的将官服,一旁站着副司令赵木。
参谋长陈卫熊的马靴跟,无声地叩击着花岗岩地面,整支仪仗队连呼吸都调成了同一频率。
哈尔滨火车站,以及到新世界饭店沿途,都被二十一师、城防第二十四旅以及警察戒严了。
唐枭下了死命令,安保上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
否则,各部负责人提头来见!
专列喷吐着白汽,碾过铁轨,车轮与钢轨的轰鸣声中,大帅的身影出现在车门处。
列车稳稳停下,车厢门打开。
张作霖走下车厢,黑色大氅下摆扫过红毯边缘,帽檐投下的阴影里,鹰隼般的目光掠过持枪礼兵的刺刀尖。
150柄步枪,在同一毫秒间完成立枪动作,枪托撞击石面的闷响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麻雀。
这支临时仪仗队,是从吴铁牛的混成旅里挑出来的,清一色一米八五的大个子。
“恭迎大帅!”唐枭的呼喝震得玻璃穹顶簌簌落尘。
所有军警脊梁笔挺,立正敬礼!
护路军的军乐队开始奏乐,不远处的媒体团纷纷拍照。
跟在张作霖身后的有副官俞恩桂、王宪武,贴身侍卫赵有金、日文秘书陈庆云等人。
宪兵队长陈海山已悄然占据警戒位。
接着,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杨宇霆、吉林督军张作相、京榆驻军司令张学良、东北陆军第十军军长于珍、奉天军需总局局长栾贵田,前江苏督办公署参谋长臧式毅、以及临时参政院参政兼奉天通志馆副馆长袁金铠等人下了车厢。
站台上,暗流涌动。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齐藤恒少将、机关长松井石根少将等人迎了过来。
满铁哈尔滨事务所的神田大尉上前献礼,拿出了一枚昭和天皇御赐的菊纹徽章。
张作霖接在了手里,微笑道:“神田大尉这徽章,怕不是从大连带来的存货?上个月,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