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利民四十出头,比胡玉生稍大几岁,担任着石油公司的书记。在石油公司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中,胡玉生虽是一把手,但田利民这个二把手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田利民听闻,赶忙接过酒瓶,脸上带着敬重的神色,第一时间就先给胡延坤倒酒。倒完酒后,又一个稍年轻的小伙子迅速把酒杯递过去。田利民趁机说道:“主席,县委这事办得实在不地道。沈鹏既没有国有企业管理经验,又不是石油系统出身的干部,凭什么担任石油产业整顿领导小组的组长?依我看,这明显就是县长想给李显平面子,安排沈鹏‘带罪立功’,好让他以后能重回领导岗位。”
胡延坤头发花白,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面色沉稳,眼神中透着睿智。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事情可不能看得这么简单。你们啊,别把问题想得太天真了。县长是什么身份?他和李显平又是什么关系?这里面的门道,你们可以去好好打听打听。他怎么可能仅仅为了李显平的面子就这么做?他这是使了个小手段,想让东洪的干部自相残杀,自己好坐收渔利。”说到这儿,胡延坤端起酒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要想不中计,只有一条路可走——和沈鹏达成一致。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应对这场危机。”
胡玉生对沈鹏不满,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两人初中时是同班同学,从那时起,就互相看不顺眼。在那个年少轻狂、喜欢攀比的中学时代,胡家的势力远比李显平家显赫,这让胡玉生在各方面都能压沈鹏一头。初中毕业后,两人的命运轨迹也十分相似,都没考上中专和高中。沈鹏去了政府打杂,而胡玉生则幸运地进了国有企业上班。在当时,国有企业效益好,待遇优渥,胡玉生依旧觉得自己比沈鹏高一等。可后来的发展却出乎胡玉生的意料,随着李显平官越做越大,又与后来的县委书记李泰峰关系密切,便顺势帮沈鹏解决了身份问题。从那以后,沈鹏仿佛坐上了火箭,年年换岗位,到点就提拔,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县委常委、副县长、公安局长,后来还兼任了政法委书记。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一向自负的胡玉生心中极为不爽,总觉得自己被沈鹏给比下去了。本以为沈鹏会在“监守自盗”上栽跟头,没想到他通过家里关系运作,反倒成了石油领导小组的组长,这更是让胡玉生心中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胡延坤见众人若有所思,便继续说道:“你们都好好琢磨琢磨,沈鹏这次来,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你们得小心应对。”
田利民听了,忍不住开口问道:“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