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该地的巨型核电站发生了大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
事故当场造成三十多人死亡,而后是被调去抢险的数百名士兵受到严重核辐射,在几天内死亡。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三百二十万人,这些人将会在今后的人生中,因核辐射带来的伴发症,永远的失去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长度。
东欧边境的国家,几乎是立刻监测到了辐射量超标,开始进行疏散,远在英吉利海峡的大英,在海洋中检测到水质含辐射量诡异的飙升;核辐射造成的灰尘最远飘到了靠近北极圈的挪威、芬兰等地。
余切见识到了美国媒体的国家机器,开动的模样了!
这事情一出来,什么新闻一时间都被压住了,苏联对这件事情当然是想办法瞒报的,但飘在天上的核辐射骗不了机器。
美国的专家将此夸大其词,认为最严重的情况下,整个亚欧大陆将会因此被污染。
人类将因老大哥而灭绝。
所有美国的电视台,所有美国的报纸,所有美国人的话题……一时间都是切尔诺贝利。
两岸作家的话题,只好也换成了“核子文学”。
这一把的讨论成为余切的个人秀场。
尽管这个话题十分热门,但全场并没有任何作家能发表看法。
余光钟说:“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灾难,我为全世界人民祈福。”于是全场人都跟着余光钟开始祈福。
余光钟是一个新潮的人,他并不是教科书上那个古板的老头。
中文词的“摇滚”,就是他最先赋予其含义的。
1969年,余光钟到美国游学,见到年轻人追捧某种音乐,称之为“rockandroll”,直译为摇来摇去滚来滚去,华人称之为“节奏蓝调”、“乡村歌手唱的”,余光钟见状,就在自己的散文集《听听那冷雨》中写到这个事情,并命名为“摇滚”。
随后这个命名被其他看他书的宝岛音乐人注意到了,最终传遍大江南北,在内地的燕大开演唱会的崔建也将之称为摇滚,又影响到其他歌手,尽管他们都不知道这词从哪里来的。
然而,真正的中国“摇滚”之父余光钟祈福后又说:“我没有什么看法可以发表,我确实不了解它。”
李傲见状,只好讲起了一些段子:他从一个美国人的回忆录当中看到,有某些人曾打算用原子弹炸自己的国土,他认为这简直无耻之极。
“谁这么无耻?”林清轩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