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稳定心境,最不容易走火入魔的,与儒家五常之信相对,守中持正,固有正气之名。”
“我辈儒家修行,五相五常除了日常温养外,往往还需要相应的历练与典仪搭配,方可晋升更高境界,其中五常之信往往都与守信重诺相关,那武夫五相五气之一的正气,如何修行,以突破至更高境界?”
“学生不知……”
“人皆有所爱好,皆有自身性情,皆有自身理念,皆有所爱之人之物,修持正气越深,便是要不断增强自身坚持的种种情绪、爱好、信念,并为之付出,不惧牺牲。”
徐永生娓娓道来,最后问宁山:“你觉得如何?”
宁山抿了抿嘴唇:“学生深以为然,虽有心走儒家修行之道,但如果从武夫修行之法,当多修持正气。”
徐永生并不否定对方所言,只是言道:“但即便是修持正气的武者,仍然可能走火入魔,只是外显的症状不那么激烈。
多修正气的武夫走火入魔,主要便表现在愈发顽固执拗,以至于最终目不见他物,耳不闻他人。”
宁山听后,这次没有着急作答,反而沉思。
徐永生亦不催促,端坐默默品茶。
片刻之后,面前少年目光依然清澈,但有了少许茫然:
“先生,我……我真的想在您门下听讲读书的。”
徐永生不提自己将来也有心学宫毕业后“留校”任教,也仍然没有批驳面前少年,反而微笑说道:
“人生大事当自我决断,我无心代你做决定,也不是要你改变自己的性子,今天这第一课,归根结底也不过是最初那四个字,行事有度。”
宁山闻言若有所思。
这次他没有沉默太久,然后抬头说道:“先生,学生仍然想从你读书,时间,至少到今年年末可好?”
“自然无妨,便是你主意不改,只要今后行事能记住我今天的话,便不枉我们师生之谊。”
徐永生微笑着放下茶杯:“那么接下来,可以上第二课了,拔剑,我且看看你这一年来的进展。”
宁山虽性情认真沉稳,但毕竟还是少年人,闻言顿时精神一振:“是,先生!”
他当即拔剑出鞘,在徐永生面前练了一路剑术。
承徐永生去年教导,宁山此刻出剑更加沉稳中平。
偶然间有所不稳,但随着宁山目光一凛,剑光闪烁间,反而添了新的变化。
按照如此路数,他出剑早期平实,中期奇诡,但到了后期终于是不成篇章,在他本人而言也是彻底失控,并且越来越乱。
“家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