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写下这封字字泣血的求救信。
那枚玄鸟玉佩,不仅是信物,更是她兄长临终前给予她的、唯一的生机与期盼。
“高挽……好一个‘拨乱反正’!”李承乾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他之前就对高挽等新罗贵族势力的坐大有所警惕,却没想到其动作如此迅猛酷烈,直接颠覆了王权。
王玄策在一旁也看完了信件内容,低声道:“殿下,此事关系重大。高挽此举,形同篡逆,若让其得逞,我大唐在新罗的影响力将一落千丈,东方屏障恐生裂痕。
金恩静公主的求救,于公于私,我们都需慎重应对。”
于公,维护与新罗的宗藩关系,打击桀骜不驯的贵族势力,符合大唐的战略利益。
一个亲唐且受恩于大唐的新罗君主,远比一个由权臣操控的傀儡政权更符合大唐的需要。
于私,金恩静此前曾向李承乾示好求助,如今遭此大难,其冒死求援,若置之不理,不仅道义有亏,更会寒了周边仰慕大唐、愿意依附的势力之心。
李承乾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青州城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波澜起伏。
他刚刚在后方初步触摸到火药成功的关键,远方的求援信便接踵而至。这仿佛是命运的某种暗示,或者说,是考验。
新罗的变局,对他而言,是危机,也是机遇。
直接派兵干预?目前时机并不成熟。
高句丽战局初定,贸然介入新罗内战,可能陷入泥潭,且师出无名,易引发周边势力警惕。
但坐视不理,显然更不可取。
“金恩静……倒是个聪慧坚韧的女子。”李承乾回想起信中那看似柔弱,实则隐含韧性与政治眼光的文字,“她在绝境中,能想到通过揭露高挽对大唐的潜在威胁来争取支持,殊为不易。”
他转过身,对王玄策吩咐道:“玄策,先行安置好这位忠仆,好生照料,务必保证其安全,不得走漏任何风声。”
“是,殿下。”
随后,李承乾对房遗直道:“遗直,叫龙骧卫和其他卫率的校尉来书房议事。记住,要隐秘。”
“遵命!”
众人离去后,书房内只剩下李承乾一人。他再次拿起那封密信和那枚冰冷的玄鸟玉佩,指尖拂过上面精致的纹路。
“金恩静……和新罗……”他低声自语,“高挽以为屠戮了王族,掌控了傀儡,便可高枕无忧。他却不知,这世上还有一种力量,叫做‘复仇的火焰’,还有一种希望,叫做‘绝境中的星火’。”
他想起了刚刚那声震撼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