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暮春诊室的喘息声
五月的申城,梧桐絮如雪花般飘在岐仁堂的雕花窗棂上。上午十点,诊室里的铜胎珐琅座钟刚敲过,助理小周便领着一位西装革履的患者进来。来人虽梳着整齐的背头,却掩不住眼底的青黑,刚在竹椅上坐下,便扶着桌沿剧烈咳嗽起来,苍白的指节叩得桌面咚咚作响。
"沈先生,您先喝口温茶润润喉。"岐大夫放下手中的《温热论》,目光温和地打量着患者。只见此人年约五旬,身形偏瘦,两颧浮着异常的潮红,吸气时肩膀不自觉上耸,胸口起伏如潮,却总像差半口气到不了底。
"岐大夫,我这毛病快把人折腾死了。"患者好不容易止住咳嗽,声音嘶哑如破锣,"去年冬天在CBD开会,着了点风寒,起初只是偶尔咳嗽有痰,谁知道找了两个大夫看,越治越重。现在别说爬楼梯,连说话快了都喘得像跑了马拉松,夜里根本没法躺平......"
岐大夫伸手示意患者伸手诊脉,指尖刚触到寸口,便微微挑眉——脉来虚弦软滑,尺部细数如琴弦轻颤,恰似《难经》中所述"上实下虚,如循刀刃责责然"。再看舌苔,舌红如丹砂,中部覆着薄黄苔,似有热象却润泽不燥,唇角虽微干却未见大渴引饮。
"沈先生平时工作是不是常熬夜?应酬多吗?"岐大夫一边诊脉,一边用镊子夹起铜盆里的艾条,轻轻熏烤患者手背的太渊穴。
"不瞒您说,我在投行做总监,项目旺季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酒局更是家常便饭。"沈先生苦笑着摇头,"去年底顾大夫说我是风寒束肺,给开了小青龙汤,喝完当晚就觉得胸口火烧火燎,喘得更厉害了。后来汪大夫说我肾不纳气,换了肾气汤,结果痰堵得嗓子眼都快没了,差点要叫救护车......"
二、医圣方的双刃剑
岐大夫听完,沉吟片刻道:"小青龙汤和肾气汤,都是医圣张仲景的妙方,但若用错病机,反如双刃剑。"他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伤寒论》抄本,指着泛黄的书页说道,"小青龙汤像个勇猛的将军,专破风寒与水饮结在肺中的实症,就像堤坝决口时用巨石封堵。可您的病,上焦是痰热壅塞,好比河道里堵了烂泥杂草,若用猛药强攻,只会把烂泥冲得更散,堵住更多支流。"
"那肾气汤呢?我听说是补肾的好药。"沈先生下意识按住后腰。
"肾气汤如冬日里的暖炉,适合肾阳不足、水液泛滥的虚喘,就像田里积水要用沟渠疏导。"岐大夫取过紫砂壶,往患者杯中续了口陈皮茶,"但您下焦虽虚,却非水泛,而是肾阴不足导致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