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墨书栈

繁体版 简体版
轻墨书栈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01章 鼓胀危局下的温补奇方

第101章 鼓胀危局下的温补奇方(1 / 2)

一、雨夜急诊:酒杯里泡坏的脾阳

申城入秋后的雨带着砭骨寒意,霓虹灯在雨幕里晕成模糊的光斑。陶明远蜷缩在黑色轿车后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裤上的褶皱。胃部传来的胀痛像有人攥紧了他的脏腑,更让他心悸的是镜中那张浮肿的脸——眼睑虚浮如水泡,嘴唇紫绀得像泡过醋的乌梅。

"陶总,岐仁堂还亮着灯。"司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车门推开的瞬间,中药特有的辛香混着雨气扑面而来,让他想起三个月前在这里喝的那碗参附汤。

"岐大夫,救我..."陶明远扶着门框踉跄半步,诊室暖黄的灯光下,岐伯年正起身给他让座。这位年近六旬的中医师身着藏青唐装,指尖常年沾着淡淡的药香,此刻正借着台灯端详他伸出的手。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如积粉。"岐伯年用拇指轻按他寸口脉,眉头微蹙,"脉沉细如丝,重按欲绝。上次伤寒后,可曾遵医嘱禁酒?"

陶明远喉头滚动,想起病愈后那顿庆功宴:冰镇茅台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冰块撞击玻璃杯的脆响仿佛还在耳边。他避开医生的目光,盯着诊桌上的《黄帝内经》影印本,那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朱批刺得他眼眶发烫。

二、误治之殇:寒凉药埋下的伏兵

三个月前的场景如潮水般涌来。作为恒远集团的CEO,陶明远在商务酒局上着了凉,起初只是鼻塞头痛,却被家庭医生当作风热感冒,连服三天银翘散加板蓝根。谁知体温没降反升,第四天竟陷入半昏迷,指尖青黑如墨。

"当时脉微欲绝,冷汗如油。"岐伯年翻开诊籍,钢笔尖在"亡阳证"三字上顿了顿,"《伤寒论》云'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然君素体阳虚,故以大剂参附汤回阳救逆,佐熟地填补肾精——此乃'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理。"

陶明远还记得苏醒时的场景:嘴里含着的人参片已嚼成渣,窗外梧桐叶在秋风中簌簌作响。那时他对着镜子感慨,四十七岁能从鬼门关回来,也算捡了条命。却忘了《脾胃论》里"饮食劳倦则伤脾"的警语,把医嘱抛在九霄云外。

"酒为熟谷之液,体湿性热。"岐伯年取出牛皮药囊,指尖拂过写着"附子"的标签,"君纵酒无度,湿浊内停,脾阳被困,如地亩积水,秧苗腐坏。更兼前番误治伤阳,今已至'肾水反侮脾土'之境。"

三、初战未捷:肾气丸里的攻守之道

诊室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已是子时三刻。岐伯年铺开宣纸,笔走龙蛇:"熟地黄八钱,山萸肉三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