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眼睛一亮。
这叫什么?
这叫朝中有人,前途无量!
沛县那还没创业的草创天团气氛热闹,韩地的张良却沉默了。
我吗?
我散尽家财、立志反秦,隔壁的我竟然混到秦廷当高官了?
ber,这对吗?
(怀疑人生.jpg)
[好像老吕在尚书令的位置上只待了七个月就病逝了吧?]
[不到七个月,老吕是太平元年六月拜相,十一月多就去世了,不过老吕也算是高寿了。]
[这就叫信重啊!]
吕不韦高兴地点头。
文武重臣幽怨地点头。
一个马上就要病死了的老头子都能拜相,如果这都不叫皇帝的信重,那还有什么叫信重?
殿下,你好生偏心!
(咬手绢.jpg)
知韫:“……”
胡说,孤平生最擅端水!
嬴政若有所思——
以他崽的性子和手底下人才储备情况来看,完全没必要将老迈的吕不韦提拔到相位上,而且,前头的章邯追封的中书令是相,现在吕不韦的尚书令也是相……
所以,她是在分割相权?
[……姮姐知道你们给她立了个好弟子人设吗?(疑惑.jpg]
[姮姐拜老吕为尚书令,纯粹是因为尚书令统管执行诏令的诸部,名义上是丞相之首,她不希望这个位子上有人!]
[姮姐和政哥是一个路子的,都是不断地建构、强化中央集权,而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一直在被他们俩削弱。]
[政哥在位后期就开始慢慢调整三公九卿制了,等到姮姐登基,将丞相府分割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再加上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和从九卿中拔擢出来的少府的长官少府令,就相当于一次有五个丞相。]
[而且尚书令被姮姐给了老吕,老吕又不能干事,所以将尚书令的副手左右仆射拔擢一级,也相当于丞相。]
[还有中书令的副手中书侍郎、侍中的副手门下侍郎、御史大夫的副手左右都御史,这几个也都能被称作副相。]
[这么说吧,姮姐一朝提拔过的丞相,比从孝公到政哥加起来都要多,主打一个丞相轮流当明天到我家(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