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谢主任已经叨叨过很多次了。”
魏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我们胜利防务自创始之初就只有一个任务——创新。”
“但是主战坦克这玩意儿诞生一百年有余,该创新的地方也都创的差不多了。”
“所以留给我们的余地不多。”
“我们只能在隐身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上乱搞了。”
赵成桓连连摆手:“不不不,你这个隐身性能和先进战斗机有的一拼了……”
话没说完。
突然。
人群中传来一声质疑。
“我承认魏总的隐身技术确实很强。”
高尚有点情绪,也不害怕得罪人,直抒胸臆。
“但隐身这种作战功能,在实战中真的有用吗?”
说完。
现场传来一阵沉寂。
因为高尚不是纯抬杠,他有事实依据。
“现代战争主战坦克的作战距离一般是两公里。”
“在这个距离内,无论是信号隐身还是红外隐身。”
“只要不是绝对的视觉隐身,都没有什么用。”
“最终正面对决当中。”
一句话。
将大家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坦克的作战的决定性判断依据,其实是人眼。
毕竟这是一种短兵相接的武器。
信号隐身或许在远端侦察阶段,能蒙蔽敌人。
但真到了狭路相逢的突击时刻,作用几乎为0。
胜利防务为了这种几乎为0的作用,却费尽心机。
又是隐身构型设计,又是隐身涂层涂装。
牺牲了前期的装甲可靠性不说。
后期还会徒增许多的维护成本。
这笔账算过来,不但不赚,反而血亏。
经过高尚的质疑,大家也冷静了一些。
“高总工虽然有些上头,但他的话本质没有错。”谢建林对于魏修的这个作品并不感冒。“魏修你说说你是咋考虑的。”
魏修罕见的正经了起来。
“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
“坦克的设计逻辑是线性的。”
“第一,尽量做到避免被发现。”
“第二,尽量做到发现后避免被击中。”
“第三,尽量做到被击中后避免击毁。”
“第四,尽量做到被击毁后,产生人员伤亡。”
众人闻言点点头。
魏修对坦克的作战逻辑还是很清楚的。
这说明他已经比大部分战车设计师要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