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甲推开公寓门时,夕阳正沿着窗台漫进房间,在地板上洇出一片橘红。她将背包随手放在玄关,目光落在书桌上——那里还摊着她晕倒前没写完的专栏稿,屏幕停留在“都市人的孤独”这个命题上,光标闪烁着,像个固执的问号。
她走过去合上电脑,指尖触到冰凉的外壳,突然想起江陵书店里的阳光。那里的光线是暖的,混着旧书页的气息,连空气都带着种让人沉下心的重量。她从包里拿出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又摸出江陵给的故事大纲,稿纸边缘被她攥得有些发皱。
大纲里的女主角叫林砚,是个在出版社做校对的姑娘,每天和密密麻麻的铅字打交道,却在深夜里对着空白的笔记本发呆。她总说自己像本被翻过太多次的旧书,页脚卷了边,内容却没人在意。看到这里时,安小甲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分明是她自己常有的感受。
她泡了杯热茶,窝在沙发里重读大纲。江陵的字迹很工整,偶尔有修改的痕迹,在“林砚躲在茶水间哭”这句旁,他用红笔写:“不如让她对着打印机哭,墨粉落在睫毛上,像撒了把星星。”安小甲忍不住笑出声,这个细节带着种笨拙的温柔,像在说“难过也可以很可爱”。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编辑发来的消息:“小甲,身体好些了吗?之前那篇专栏……不急,你慢慢调整。”安小甲盯着屏幕,突然觉得喉咙发紧。她想起自己为了赶稿,连续三天只睡了六个小时,编辑催得紧时,她甚至在回复里带了刺,现在想来,对方的体谅藏在字缝里,她却被焦虑蒙了眼。
“谢谢张姐,我再改改思路。”她回了消息,放下手机时,目光又落回大纲上。林砚遇到的那个朋友,是个开旧物修复店的男生,总在她熬夜改稿时,默默送来一碗热汤。“不用刻意安慰,陪伴本身就是答案。”这行批注被画了波浪线,安小甲的指尖在上面停顿很久,突然有了种冲动。
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栏里敲下“时光里的旁观者”。光标跳动间,她想起江陵书店里的书架,那些泛黄的书脊里藏着多少人的故事?她想起护士说“有位先生来看过你,没留名字,只放下一束百合”,当时她以为是错觉,现在却突然明白——那束百合的香气,和书店里的味道很像。
写了不到两百字,思路又卡住了。安小甲揉着太阳穴,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一对情侣在门口分食一支冰淇淋,女孩笑着把沾了奶油的手指蹭在男孩胳膊上。这样琐碎的温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