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象升的眼里,钱谦益可谓是他的偶像。
不光是卢象升,在诸多学子眼里钱谦益这个探花的名气比状元还要高。
站起身忽觉不妥,赤裸相对有碍观瞻,卢象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钱谦益朝着卢象升笑了笑,示意无妨。
“秀才?”
“嗯,秀才!”
“好好努力!”
简简单单的一句好好努力,卢象升激动手足无措。
他有些搞不懂,一个京城长大去长安府当官的余令,一个“茗岭卢氏”卢象升,天南地北,这两人是如何搞到一起的。
余令看出了钱谦益的疑惑,低声道:
“幼年时与我在京城建斗有过短暂的相处,性子也合得来,他这次随父来京城恰好与我遇见,所以才有了这次的相聚。”
钱谦益点了点头。
在前几日的时候他见过卢象升出现在这里,就在前面的大厅里。
在那里做什么钱谦益也能想明白一点。
少年人求学不易,扬名更难。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什刹海是待考学子最好的去处。
在寒冷的冬日这达官贵人出没的澡堂子则成了另一个好去处。
多少学子在这里渴望得到贵人的提携。
有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举人,已经参加四次会试,皆名落孙山,他不还是在努力的展示自己,渴望有高人点拨一下。
(ps:袁崇焕四次落第,在第五次的时候中了,名次为第一百一十名。)
学问一途跟做人一样,天之骄子少有,更多的还是普通人。
这里不光是待考学子的扬名之地,也是朝中新贵交际的大舞台。
他们也在这里聚集,认识,交际,渴望官道亨通。
四十四年丙辰科状元钱士升。
云南按察使洪启胤的亲传弟子,二甲进士洪承畴。
跟左光斗同乡的阮大铖等等……
这些新贵也时不时会在这里聚集,这一群人是同窗,有的已经做官了,穿上了官衣,有的还要等候“拣选”。
拣选,也就是“候选”,等候给官分配……
这个候官的时间可说不准,有门路的,有关系的,身后有人的最多等半年。
身后没关系的一二十年都可能。
所以,成了进士能当官,但不一定立刻能去一个好地方当官。
当官的都想分配一个好地方,好地方也意味着好做出政绩,最怕分到九边之地。
去了那里,跟被贬一样。
可钱谦益想不明白余令要做什么。